1、工艺不同:
戎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日晒法,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这四大工序,属于粗加工的食盐
食盐则是将晒好的盐去除杂质后,再次结晶析出的盐,属于精加工过的盐
2、外观不同:
戎盐的外观形态,通常呈大颗粒状,且不规则,杂质相对较多,比较原生态一些
食盐的外观形态,则呈细小的白色颗粒状,几乎看不到任何杂质,比较纯净。
如何鉴别戎盐和食盐
1、颜色鉴别
感官鉴别食盐的颜色时,应将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其颜色。
良质食盐———颜色洁白。
次质食盐———呈灰白色或淡黄色。
劣质食盐———呈暗灰色或黄褐色。
2.外形鉴别
食盐外形的感官鉴别手法同于其颜色鉴别法。观察其外形的同时,应注意有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良质食盐———结晶整齐一致,坚硬光滑,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不结块,无反卤吸潮现象,无杂质。
次质食盐———晶粒大小不均,光泽暗淡,有易碎的结块。
劣质食盐———有结块和反卤吸潮现象,有外来杂质。
3.气味鉴别
感官鉴别食盐的气味时,约取样20g于研钵中研碎后,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食盐———无气味。
次质食盐———无气味或夹杂轻微的异味。
劣质食盐———有异臭或其他外来异味。
4.滋味鉴别
感官鉴别食盐的`滋味时,可取少量样品溶于15℃~20℃蒸馏水中制成5%的盐溶液,用玻璃棒沾取少许尝试。
良质食盐———具有纯正的咸味。
次质食盐———有轻微的苦味。
劣质食盐———有苦味、涩味或其他异味。
如何鉴别戎盐和食盐
工艺不同
戎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日晒法,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这四大工序,属于粗加工的食盐。
用海水晒盐(也称盐田法)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不包括低钠盐。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分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
外观不同
戎盐的外观形态,通常呈大颗粒状,且不规则,杂质相对较多,比较原生态一些。
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显黄色或淡蓝色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亚硝酸钠也可能微显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