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写法:
「龍」 拾5.5合6631
龙 基本解释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姓。
甲骨文的龙字怎么写
甲骨文中的龙字写法如下图:
龙(拼音:lóng)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