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辙的政治理念比较灵活。
因为受累于苏轼的“乌台诗案”,苏辙遭到了打压,被贬到筠州当起了一名税务官,五年内不得升职。
宋哲宗即位后,苏辙开始进入仕途快车道,只用了六年时间他就从一名县令升为门下侍郎(副宰相),并受封伯爵。唐宋八大家生前获得爵位的只有三人:王安石、欧阳修、苏辙。
政和二年苏辙病逝,享年73岁,是唐宋八大家中寿数最高的一位。苏辙死后被赠太师,封魏国公,加谥号“文定”。
苏辙为什么是宰相
第一个原因,新党失势,反对变法的旧党上任。
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太后在神宗在世的时候,就极力地反对变法。
于是任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为宰相。苏辙即被召回中央。紧接着很快担任右司谏,也就是朝中的谏官。
第二个原因,虽然直言不讳容易得罪人,但有苏辙有真知灼见和卓越的执政能力。
像上面跟皇帝、宰相的话,虽然难听,但所言非虚,几乎都命中问题要害。
苏辙仅仅在谏官位置待了九个月,上疏的奏章就达到了七十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