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漏壶”。 水钟是古代的一种钟表,它是由古埃及的朝官阿门内姆哈特所发明的,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时期。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我国古代发明的三种水钟
1、沉箭漏:人们用竹或木片做成箭舟浮在漏壶内部的水面上,箭舟上竖立一支箭尺,箭尺上有刻度。再在漏壶上加一有孔的盖,使箭尺从孔中插进去,随水位的不断降低而下降。
2、燕肃莲花漏:宋代燕肃发明的“燕肃莲花漏”,从结构上看,设有“上匮、下匮、减水盆、壶等”。上匮(盛水的容器)能持续不断地供水给下匮,下匮有一个分水孔,当下匮中的水面超过分水孔时,水就会通过竹注筒流到减水盆中。下匮中的水通过一根叫“渴乌”的细管流向左侧的壶内,壶内有蓬花箭,箭上有刻分(刻度)。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壶中的水就会积满,人们就可以通过壶底的退水孔将水放完,再重新开始计时。
3、浮箭漏:使用浮箭法的漏刻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供水壶,一只受水壶,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着壶内水位的上升随之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