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了解。首先是“五千年文明”之说从何而来,其次是这一说法有何依据。
      今天我们只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学者认为,自己的文明可以追溯至伏羲或者五帝时代。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推算,尧uh上共有五帝,历时341年,其中黄帝100年,而五帝中最早的黄。帝,他的统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二两千六百九十八年。
     北宋年间,理学家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将唐尧登基的年份确定为甲辰年,据此推算,黄帝的统治也开始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作为理学创始阶段的代表性学者之一,邵雍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对中国上古统治的推算也在其列。
      17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撰写了《中国上古史》一书,首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上古的历史。卫匡国提议将伏羲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并把伏羲统治的元年定为公元前2952年,这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华5000年之说的开端。
     这也正是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一词的来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来源5个字
从三皇五帝开始算的,就是原始社会时期。可考的历史有四千多年,加上不太确证的远古时期,算是5000年。
秦朝前面夏商周,再前面就是三皇五帝。断代史:五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到前21世纪初。
夏:约前2070--前1600
商:前1600--前1046
周:前1046--前256
承认比较广泛的是4000年。
古文明大概都是4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