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值也称为比移值,是指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每种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中呈现特定的移动距离。所以利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定性检测有机物的纯度或者鉴定有机物的种类。

这个方法的缺点是rf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

植物化学rf怎么判断

Rf值与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相关的数值,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为一常数。不同的物质由于在特定色谱条件下的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Rf值,这样就达到薄层色谱分离的目的。

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植物化学rf怎么判断

RF值是在硅胶层析板上物质移动的距离和溶剂线的距离的比值。一般物质的RF值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RF值判断是否是目标产物。

溶剂从原点渗透到距离a(一般在20—30厘米时测定)的时候,如果位于原点的物质从原点向前移动到b,那么b/a的值(0.0—1.0)就是这种物质的Rf值。

把葡萄糖和果糖在20℃下于正丁醇-醋酸-水(4∶1∶5)中展开,可分别得到0.18、0.23的Rf值,在醋酸乙酯-吡啶-水(2∶1∶1)中展开,则分别得到0.28、0.32的Rf值。若滤纸、溶剂温度等保持恒定,则各种物质呈现特定的Rf值,成为鉴定物质的极重要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