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教书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
在郑板桥的眼中,教书是一种下等职业,寄人门户,收入微薄,学生难教,还要处处看东家脸色。古人标榜的“天地君亲师”早已徒具虚名,“师”的地位还不如换成“大牯牛”呢。
这几乎是当时民间教师的共同心声。他们感受不到多少“师道尊严”,相反是深深的烦恼和自卑。他们甚至不认可自己的“老师”身份,宁愿以“教书匠”、“孩子王”自命。
原创 | 2022-12-31 19:53:50 |浏览:1.6万
应该是“教书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
在郑板桥的眼中,教书是一种下等职业,寄人门户,收入微薄,学生难教,还要处处看东家脸色。古人标榜的“天地君亲师”早已徒具虚名,“师”的地位还不如换成“大牯牛”呢。
这几乎是当时民间教师的共同心声。他们感受不到多少“师道尊严”,相反是深深的烦恼和自卑。他们甚至不认可自己的“老师”身份,宁愿以“教书匠”、“孩子王”自命。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