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正确四字成语言之凿凿
言之凿凿-成语
发音yán zhī záo záo
释义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近义
千真万确无庸置疑铁证如山凿凿有据
反义
捕风捉影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信口雌黄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例句
这本书言之凿凿,字字珠矶,引人入胜,是难得的作品。
言语正确的四字成语
成语有:一语中的
一语破的
一针见血
无可置疑
无可争辩
言之凿凿
无庸置辩
1、【成语】: 一语中的
【拼音】: yī yǔ zhōng dì
【解释】: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举例造句】:班会上,王老师一语中的指出了班集体存在的问题。
2、【成语】: 一语破的
【拼音】: yī yǔ pò dì
【解释】: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出处】: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品藻类》:“此跋论东坡,语语破的。”
【举例造句】: 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 ★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3、【成语】: 一针见血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释】: 一针就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 《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举例造句】: 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4、【成语】: 无可置疑
【拼音】: wú kě zhì yí
【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举例造句】: 我对此事无可置疑。
5、【成语】: 无可争辩
【拼音】: wú kě zhēng biàn
【解释】: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出处】: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举例造句】: 我们应该用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人,而不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6、【成语】: 言之凿凿
【拼音】: yán zhī záo záo
【解释】: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举例造句】: 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7、【成语】: 无庸置辩
【拼音】: wú yōng zhì biàn
【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出处】: 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举例造句】: 这事无庸置辩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