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视北为上。
比如,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
建都,都选在北方城池,一览天下。
所以,北为上,南为下。
去南方经常被称为“下南方”,比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是这种表达方法。
“北上南下”,中国方位表达的准确语言。
为什么叫下江南而不叫上江南
下江南意思是运河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古代江南,水乡泽国,以河代路,是船的天下。《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春秋时期吴国曾在其腹地开“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连接起苏州和扬州,从而沟通了太湖和长江流域向南开“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从而沟通了太湖和钱塘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