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有什么描写家乡话的诗词
1、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6、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7、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10、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1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2、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1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1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5、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卢纶《长安春望》
16、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17、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1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