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又称方泽坛,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明清两代先后有15位皇帝在此祭地长达381年。
    地坛始建于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天坛内举行的,直至1530年订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祭地之坛,当时称作方泽坛,1534年改名为地坛。
   地坛内庄严肃穆、古朴幽雅,是我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有何特点
地坛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地坛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另配有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地坛有何特点
地坛的特点是又称方泽坛,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