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是一种含有钙和镁的碳酸盐矿物。实验表明:在白云石形成过程中,水合效应会阻止镁离子进入白云石结构,使得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难以形成白云石。

然而,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海洋沉积记录中却包含大规模的白云石沉积,其形成的白云岩地层厚度经常达到数百米而其分布面积也经常超过数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这与现代海洋缺乏大规模白云石沉积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这一独特的白云石地质记录及地球早期海洋大规模白云石沉积与实验室合成实验存在的矛盾被科学家称为“白云石之谜”。

白云石的成因是什么

白云石存在于结晶石灰岩以及其它富含镁的变质岩中,部分产于热液矿脉和碳酸盐岩石的孔穴内,偶尔作为各种沉积岩的胶结物,为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岩矿物。

白云石化作用常与盆地的深部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受深部热液活动控制在白云石化作用较发育的盆地,其深部普遍存在一个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盆地深部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是蛇纹石化橄榄岩,在蛇纹石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Mg2+,含Mg2+热液上升到盆地碳酸盐岩中与CaCO3发生强烈的镁交代,形成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