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

匈奴来请和亲,天⼦下议。⼤⾏王恢,燕⼈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千⾥⽽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怀禽兽之⼼,迁徙鸟举,难得⽽制也。得其地不⾜以为⼴,有其众不⾜以为强,⾃上古不属为⼈。汉数千⾥争利,则⼈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不能漂鸿⽑。⾮初不劲,末⼒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全文

《汉书·韩安国传》:“臣且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夫盛之有衰,犹朝之必暮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