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动词使用时!
食[sì]
〈动〉
1、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2、 使鬼神享受祭品 。
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3、 饲养 喂养供养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又如:食马(喂马)
4、 引申为喂奶 。
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5、 宴请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食什么情况下读si
食读音:[shí][sì][yì]部首:飠五笔:WYVE释义:[shí]:
1、吃。
2、吃的东西。
3、俸禄。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