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 ,中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研究出了什么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造出了水运仪象台,苏颂、韩公廉、周日严等人于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至七年(公元1092年)设计创制。它包括了浑仪、浑象和报时器装置三个部分。

即它的顶部是置浑仪的小屋,中部置浑象,底部则是报时器系统。这三个部分用一套传动装置和一个驱动机联接起来,用漏壶水转动机轮带动仪、象、报时器三个部分一起动作。整座仪高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但其中浑仪等为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