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环是由光的干涉原理形成的,不是有色散形成的,干涉同色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

当光相从空气薄膜的上下两个面反射时,由下表面反射的光会产生1/2派的相位突变,导致反射的两束光产生相位差,从而导致反射的两束光产生了入射光波长的一半的光程差(实际上光程差还应该加上该处空气薄膜厚度的两倍)。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入射光波长的一半的奇数倍时,两束反射光干涉相消,该处为暗纹,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入射光波长的一半的偶数倍时,两束反射光干涉加强,该处为明纹。具体公式有

明环半径 r=根号下((k - 1/2)Rλ) k=1,2,3....

暗环半径 r=根号下(kRλ) k=0,1,2,...

其中k代表第几条牛顿环,R代表凸透镜的曲率半径,由公式可知 R 越大环的半径越大。(R越小则凸透镜弯曲的越厉害

牛顿环光程差计算公式

在一平板玻璃上放一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让凸面与平板玻璃接触,在平板玻璃与平凸透镜之间就会形成一层空气薄膜。当以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时,入射光将在此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产生具有一定光程差的两束相干光。在透镜表面就会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一组同心圆环,该圆环图样称为牛顿环,通常也将这个装置称作“牛顿环

”(不会影响)

由空气薄膜干涉理论可知,反射光的干涉条件为:

明条纹2e+λ/2=2Kλ/2 (K=1,2,3……)

暗条纹2e+λ/2=(2K+1)λ/2 (K=1,2,3……)

根据截面的几何图形可知:

r2=R2-(R-e)2

=2Re-e2

其中:e为空气薄膜厚度λ为入射光波长。

可以证明,牛顿环m级暗环的直径Dm与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及入射光波长λ之间有如下关系:

Dm=(4mRλ)1/2

如已知λ,用实验方法测量暗环直径Dm,就可以根据上式算出球面的曲率半径R。

2、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

牛顿环光程差计算公式

不方便画图,r^2=R^2-(R-h)^2=2Rh-h^2

省略h^2项.得h=r^2/2R……(1)

由于其间充满折射率为n=1.60的透明液体故光程差Δ=nh=n*r^2/2R

因为透镜折射率小于液体折射率小于平板材料的折射率,即液体折射率介于透镜和平板材料折射率之间,故不存在半波损,中心为明纹.

所以最小暗纹满足2nh=λ/2,即h=1λ/4n……(2)

联立(1)、(2)两式,r^2/2R=1λ/4n,解得r=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