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观念的文献是《资政新篇》。

2、《资政新篇》是清代洪仁撰政书,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1859年4月封号为干王,国家总理全国各地政务。他向洪秀全明确提出了一个改革创新政令和建设国家的新计划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准许后,做为官方的公文宣布颁布,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3、《资政新篇》具备更为明显的资本主义颜色,是近现代中国的优秀人员最开始明确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要,集中体现了那时候领先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找寻真知和探寻救国之路的迫切愿望。但鉴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及其沒有大肆宣扬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改革的发展未造成更为明显效果。

4、洪仁(1822年-1864年11月23日),小名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官禄布村人,中国清代太平天国年代政治家,洪秀全的族弟。

曾在香港定居很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纲,1864年在江西被清朝江西督抚沈葆桢捕杀。洪仁是太平天国领导阶层中对西方国家阅历广泛的一位,明确提出的《资政新篇》是拥有发展资本主义观点的政治纲领,在那时的中国算得上十分优秀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