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发生,学界有两个假说最为著名,一为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回应论”。何谓“冲击—回应论”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在经历19世纪来自西方的“冲击”之后,产生了“回应”,才会出现近代化转型。
显然,“冲击—回应论”的前提便是“中国历史停滞论”:必须坚持认为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缺乏内在的近代化动力,“冲击—回应”的模型才有解释力。
中国近代化的内生动力
现代化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趋势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所有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以国家或地区意义上的社会共同体为基本单元、基本载体而展开的。对于国家这样一个社会共同体来说,尤其是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其发展的基本动力只能源自该共同体内部,而不可能是源自外部。对于体量较大的国家如中国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