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指一切花销都是由财政负责统一筹划拨付。也叫财政统一供养,统一支付。这都是指财政全额供养的部门或人群才能享受财政统筹待遇。
什么是财政统筹
所谓统筹,从表层来看,就是统一筹划的意思,从深层来看,统筹它包括了一个过程的五个步骤即:统一筹测(预测)、统一筹划(计划)、统筹安排(实施)、统一运筹(指挥)、统筹兼顾(掌控)
加强财政统筹,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举措,对有效解决目前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支出固化、绩效不高等问题,促进财政预算的规范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加强财政收入统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执行统一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公共资源综合管理,把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各项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把其取得的各类收入全部纳入预算,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
第二,加强财政支出统筹。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落实落地。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增强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编制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全面取消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妥善安排支出。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规定。统一预算分配,逐步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部门统一分配。
第三,加强“四本预算”统筹。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四本预算”的有效衔接,推动收支实行“一个盘子”管理,强化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把应当由政府统筹使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按照精算平衡的原则,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改革,一般公共预算可以根据需要和财力适当安排资金补充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第四,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统筹。全面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等各类存量资金,减少闲置浪费,把低效无效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对上年末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适当压缩下年预算安排规模。
第五,加强国有资产统筹。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情况,建立健全新增资产预算与存量资产挂钩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新增资产购置,所有资本性支出都需要形成资产并予以登记。加强国有资产分类管理,促进共享共用和全面统筹,推动那些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在部门内部或部门间进行调剂,及时按规定处置不需再使用且难以调剂的资产,让闲置不动的资产充分流动起来。
第六,加强财政信息统筹。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各部门各领域信息集成和共享,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收支的动态监控,为预算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以信息化提升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