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我国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冰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新唐书·娄师德传》:“戴红抹额。”
《席上腐谈》:“以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
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
原创 | 2022-11-30 15:57:14 |浏览:1.6万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我国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冰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新唐书·娄师德传》:“戴红抹额。”
《席上腐谈》:“以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
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