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的前身为起源于河北省中部的“木板大鼓”(老北京叫“怯大鼓”),其代表人物为胡十、宋五、霍明亮等。
20世纪初,以鼓王刘宝全、白云鹏、张筱轩为代表的“木板大鼓”(怯大鼓)艺人,在京剧大师谭鑫培指点下,改“怯音”为“京音”且借鉴、吸收、融合了京剧、河北梆子、石韵、莲花落、马头调等表现手法跟唱腔,脱胎、衍变为“京韵大鼓”(京音大鼓),形成发展于北京,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
原创 | 2022-11-30 14:03:48 |浏览:1.6万
京韵大鼓的前身为起源于河北省中部的“木板大鼓”(老北京叫“怯大鼓”),其代表人物为胡十、宋五、霍明亮等。
20世纪初,以鼓王刘宝全、白云鹏、张筱轩为代表的“木板大鼓”(怯大鼓)艺人,在京剧大师谭鑫培指点下,改“怯音”为“京音”且借鉴、吸收、融合了京剧、河北梆子、石韵、莲花落、马头调等表现手法跟唱腔,脱胎、衍变为“京韵大鼓”(京音大鼓),形成发展于北京,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