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拼音:
[ duì niú tán qín ]
释义: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例句:
对目不识丁的文盲,谈文艺创作,无异于对牛弹琴。
近义:
无的放矢
牛嚼牡丹
白费口舌
举措失当
鸡同鸭讲
说了等于没说的成语
枉费口舌,枉费唇舌,白费口舌,对牛弹琴,废话连篇,冗词赘句,言之无物,离题万里,空洞无物,味同嚼蜡,人微言轻
1、草木之人:像草木一样无用的人。旧时农民的谦称,也指大家对农民的蔑称。
2、弃如弁髦: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3、蟠木朽株:株:树根。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
4、白磨嘴皮: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5、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6、炊沙成饭: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7、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说了等于没说的成语
枉费唇舌,汉语成语,拼音是wǎng fèi chún shé,意思是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白费口舌。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妹子在姐姐跟前,断说不进去,我也不必枉费唇舌,再求姐姐,磨姐姐,央给姐姐了。”
白费口舌,读音bá ifèi kǒu shé,汉语成语,意思是谈话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