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没有十一手一说。但有咏春八手和咏春十三手的说法下面分别介绍:
咏春八手包括标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栏手、耕手、摊手,简称标、圈、伏、膀、捆、拦、耕、摊。除此之外,因流派不同,也有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手法,但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单手法,而需要双手配合使用,同时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膀摊手等。
八种手法形态各异,临敌之际应用不同。其中,标手以攻为守,圈手以圆化直,伏手以轻卸重,膀手拱形卸力,捆手擒拿锁扣,拦手以横破直,耕手消解腿法,摊手攻防兼备。
咏春十三手分别是:
1、问路手
问路手,叶问咏春拳的标志性起手式,动作潇洒、气势不凡。
2、拍手
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所谓桥即指前臂。肘部伸展使桥手到达身体的远端即长桥。肘部保持弯曲,桥手在身体近侧运动叫短桥。无论长桥或短桥均需练习肘底力。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消解对方招式的动作,属于短桥发力的防守。
3、摊手
摊手也是化解对手攻势的动作,但属于长桥发力。
4、膀手
因为状似白鹤亮翅而得名。膀手起肘、落手的动作与摊手刚好相反,所以摊手和膀手相互转换来做最好。膀手是纯消解的动作。
5、圈手
圈手是咏春里面应用极广的手法,用于变换手的位置,比如由对方外门转到内门,或由内门转到外门。圈手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手法。
6、按手
咏春实战中的控肘技术基本上依赖于按手,它属于钳制类的手法。按手发出的力要很强劲。
7、格手
近身用手掌外侧格挡就是格手,线路非常短,属于短桥发力。
8、标手
望文生义,标出去的手就是标手。用于消解上方而来的攻击,属于长桥发力的动作。
9、拉手
又抓又拉,抓中有拉,拉中有抓,叫抓手不尽义,叫拉手不完全,还是沿用粤语:揦手(普通话音:化)。
10、杀颈手
望文生义,以手为刀,像刀砍在脖子上的样子,叫手刀也成。
11、耕拦手
耕、拦、摊、膀是咏春拳手法的四大精要,“耕”有击打,“拦”有拦栽。所以耕拦手亦攻亦防。
12、捆手
用于拦截的双手组合动作,上挡下拦。上手为摊手,下手为膀手,需配合坐马。
13、破牌手
破牌手也叫破牌掌、双飞蝴蝶掌,两掌齐发的手法。这是一个双手的组合,上手为正掌,下手为底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