棿,读ní 或nǐ
1、輗,汉语汉字,异体字:棿,拼音ní,注音ㄋ一ˊ,部首车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5画。
2、字源演变:ní疑纽、支部疑纽、齐韵、五稽切。
形声字。《说文》:“輗,大车辕耑持衡者。从车,儿声。?或从宜棿,?或从木。”段玉裁注:“辕与衡相接之关键也。”桂馥义证:“戴侗曰辕端横木即衡也,?乃持衡者。”张舜徽约注:“?双声,实一语之转,惟施之大小车为异。《论语》所谓‘大车无?,小车无?’,?即也。其形小曲,因谓之?,犹曲角谓之觬,衺视谓之耳。”
木字旁一个儿读什么
木字旁一个儿(兒)的字是“棿”,读ní 或nǐ,它是一个多音字。
棿,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ní nǐ,该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起初基本含义为古同“輗”,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继而引申含义为棿拟。有关常用的组词为棿拟。
--古同“輗”
輗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读作ní,基本含义:名词,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
輗的常见组词有輗軏、车輗、軏輗包含輗的常见成语有大车无輗。
木字旁一个儿读什么
木字旁一个儿读“棿”字。
棿,汉语生僻字。
拼音:ní,nǐ
注音:ㄋㄧˊ,ㄋㄧˇ
部首:木
笔画:12
笔顺:横、竖、撇、点、撇、竖、横、横折、横、横、撇、竖弯钩
结构:左右结构
繁简:棿
五笔:SVQN
四角:47912
仓颉:DHXU
异体字:8F17
部外笔画:8
字义解释
[ ní ]
古同“輗”,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
[ nǐ ]
比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