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品行节操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拣选,挑出 。

如:检举(选拔举荐)

翻阅,查阅 。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收拾,整理 。

检为什么是木字旁

古代书信或文告写于竹简,封于木匣邮寄,对方收到木匣首先检查是否被信使或他人拆封过,如果被拆封则检举告发,要其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