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读音是“cyu2”。
“褚”,读音为zhǔ、chǔ,基本含义为用丝绵装衣服引申含义为囊袋。在古代,“褚”也同“储”,表示贮藏的意思,如褚幕。
字源演变:
“褚”,初见于金文中,形声字。古文字形体像一件衣服,表示把丝棉装入衣服本义是用丝棉制衣服。褚又用作姓氏。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褚字白话正确读音
褚
读音:zhǔ
部首:衤
笔画:13
五行:火
繁体:褚
五笔:PUFJ
笔顺: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详细释义:
褚 [chǔ]
〈名〉
姓
另见 zhǔ
动词 以丝绵铺衣。《玉篇.衣部》:「褚,装衣也。」汉.史游〈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裤褌。」唐.颜师古.注:「褚之以绵曰复。」
动词 贮藏。《左传.襄公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
褚 [zhǔ]
〈动〉
把丝棉装入衣服
褚,一曰装衣。——《说文》
置荀罃褚中。——《左传·成公三年》
以锦装衣曰褚。——《汉书·南粤王传》注
褚,装衣也。——《玉篇》
储藏。通“贮”
取我衣冠而褚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名〉
丝绵衣服
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汉书·南越王赵佗传》
又如:褚衣(绵衣)
囊,袋
有商人置诸褚中,展转入东林。——《南史》
又如:褚橐(褚囊。盛书的袋子)
古代棺饰名 。
如:褚堂(停尸场灵堂)褚幕(古代棺饰名,覆盖在棺材上面的布幕)
另见 chǔzh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