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古代时宽50米。

比现在的高速公路还宽,真是厉害哦,古人当时用落后的工具应是在山顶和沙漠草原中修筑出这条道路,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艰巨,的确称得上是世界工程,加拿大陆能够运输秦朝军队和军用物资,在防御匈奴族入侵官中具有很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秦直道从秦始皇35年开始修筑,全部用黄土夯实,其实就是一条黄土路,历时两年半完成,全长736公里,起点是咸阳,终点是在内蒙古包头附近,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这条道路呢主要是当时的匈奴对秦朝有一定的威胁,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令蒙怡率领30万人修成这一条道路。

古代大路多宽

秦始皇统一天下了之后,以驰道 为主修筑了全国交通干线。道路的质量标准是:路面约70米宽路基比两侧地面高,降雨的时候及时排水,把路面用铁锤夯实每隔三丈,即10米种一棵青松 皇帝出行时使用路中央三丈,两边开辟人行旁道每隔十里,即5000米,修建一座亭,让各个区段好管理,同时供信件的传送。这个标准用在现代也非常周到靠 谱。

古代道路的发展在唐朝进入极盛时期。当时的京城长安可是闻名中外的大都市,与今天纽约的国际化有得一拼。唐朝有水路运河连接东部 地区,而且是纵横国内与连通国际的陆路交通枢纽。到了宋和辽金时期,规模类似于今天的商业街形成,城内大道两旁汇聚各个行业。街上人很多,每隔二三百步就 设有一个军巡铺,铺中的巡警白天疏导人流车流,维持交通秩序,夜间保护官府商宅,如果发生盗窃案,哪个地方失火了都是他们的职责。

清朝的驿路有三个等级,一是“官马大路”,从北京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从省城通到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从大路通往各市镇的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