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南蛮是一个地域代称,也是一个族群称谓。在历史长河中,中原汉人对南方少数民族都称为南蛮。
那么,这个称谓是从何时开始的传说中的南蛮之地究竟在哪
南蛮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篇记录了当时除了华夏族外的四个部落,即东胡、西戎、南蛮、北狄。
最早以南蛮代称南方人(主要指楚人)的是战国的《孟子·滕文公上》“南蛮鴃舌之人”,意思是说南方的楚人说话如鸟的叫声一般。《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在古代词意之中,蛮为不开化的意思。南蛮便是南方不开化民族的代称,南蛮之地便是这些不开化民族的栖息地。
历史学家在考察南蛮的地域时,一般认为从今天的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等广大地区都属于南蛮之地。
古代广东为什么被视为南蛮
广东之所以在古代被称为南蛮,其主要原因是地处于南,南方一带人烟较少,山林环绕,又又近海域,人多为打猎为生没有开荒以致气候湿重,人久住易感不适,故而在中原地区称之为南蛮。
在中国古代,对于地理的分割都是以方向来划分的,南蛮一词最开始在中原地区所要表达的就是长江流域以南的地方,所以广东仅仅是南蛮的一个角落。为什么称之为蛮呢蛮所有要表达的是荒芜,那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自然。古代的广东,群山环绕,临近海洋,长年下来,人烟稀少,当然也就是没有什么人去开荒垦耕了,少数人生活在深山峻林之中,多以打猎采摘为生,两广地区更有流域,打渔为生的也是不少,都是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加上大江流域,崇山峻岭的,与其他地方就没什么交流了。没有了交流,自然就落后于其他地方了,当然就倍受排挤了。
古代广东为什么被视为南蛮
因为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中下游,位于政治中心的人们,把四方的少数民族称为蛮夷戎狄。
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广东,当时的南方的楚国都被称为”楚蛮“,其地界大概是自长江以南。在南宋末年明朝末年,“南蛮”是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