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县侯、乡侯、关内侯。
而且《白虎通》记载: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
其中,公爵的“公”意为正直无私,善于治理百姓,凭着一颗公正的心为天下百姓做主。公爵在臣子中地位最高,如周公、召公等。
《逸周书》记载:侯爵的“侯”意为等待、顺从、迎候,做事依照天道。
较小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为侯爵,如曾侯、蔡侯、虞侯等等。
公侯伯子男之后的称谓
历朝历代都是在周朝公、侯、伯、子、男五爵的基础上设置爵位的。如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通侯、君等新爵位秦朝时期,商鞅变法时定下的二十等爵位西汉,特点就是增设王爵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爵位)、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