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组成的字是齑字。

齑,念 [jī]

齑是一个汉字,读作jī,本意是指捣碎的姜、蒜、韭菜等,也指混杂,调和。该文字在《庄子·大宗师》和《庄子·知北游》等文献均有记载。

中文名  齑

部首  齐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5

拼音  jī

五笔86  YDJJ

五笔98  YJHG

仓颉  YKLLL

笔顺编号  413432211121111

四角号码  00224

UniCode  CJK

CJK 统一汉字  U+9F51

造字法  形声(里形外声)

词性  名词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繁体  齏

详细释义

①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②细,碎:~粉 ~音(细碎的声音)

(1)〈名〉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太学四年,朝齑暮盐。——韩愈《送穷文》

又如:齑盐(酸菜和盐。借指贫穷)齑盐运(贫穷的命运,苦命)齑盐布帛(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齑盐自守(齑盐苦守。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

(2)〈形〉细、碎

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3)〈形〉混杂,调和

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齑也,而况今之人乎——《庄子·知北游》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祖鸡切《集韵》《韵会》《正韵》笺西切,音赍。《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