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1cm。

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是可以的,也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中、底压缩性土时: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压缩性土时: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时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扩展资料:

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