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
嫩,最早见于秦篆,从女,敕声。本义为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嫩”字。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嫩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nèn
形容词
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
tender
嫩萼、嫩蕊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
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underdonetender
嫩汤、肉片炒得很嫩
柔弱,娇气
delicate
嫩艳、小孩子肉皮儿嫩
指事物尚处在开始或轻微的状态
first
嫩晴、嫩水
春禽处处讲新声,烟草欣欣贺嫩晴。——杨万里《春暖郡圃散策》
又指颜色新鲜浅淡
light
嫩碧、嫩鹅黄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嫩·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1
《字汇》与媆同。《杜甫诗》红入桃花嫩。《正字通》俗媆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嫩”字头,请参考“媆”字:)
好皃。从女耎声。而沇切〖注〗臣铉等案:《切韵》又音奴困切,今俗作嫩。非是。
说文解字注
(媆)好皃。此谓柔耎之好也。补前文诸好所未备。从女。耎声。形声中有会意。而沇切。十四部。俗作輭。按俗音奴困切。又改其字作嫰。于形声无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