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是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属于汉族地区的一部分。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的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

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亦是自江西九江以下,是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大致范围为江苏省中部、南部,即江苏省的苏中,苏南。安徽省的皖中,皖南。上海,浙江,江西省东北部,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又因位于长江这段的南北走向,又将东南方的地区称“江东”。

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唐朝开元年间,设江南东道于江东地区,因此开始称江东为“江南”。之后江东、江左等词汇也逐渐不再为人所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范围更大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