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间的三次战争1947年8月,按照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巴分别独立。同年9月3日,印巴在查谟市东南17英里处发生了第一次边境冲突。10月底,冲突演变为长达15个月之久的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双方均表示接受。1949年l月双方正式宣布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战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地区约占克什米尔地区总面积的2/5,人口约占1/4印度实际控制地区约占总面积的3/5,人口约占3/4。
 1965年8月,克什米尔印占区的穆斯林,为反抗印度的统治和教派迫害,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抵抗。印度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对反抗的穆斯林群众进行镇压,并公然破坏印巴两国1949年划定的停火线,越过“停火线”,向巴基斯坦占领区发起试探性攻击,第二次印巴战争打响。
 同年9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成双方停火。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1971年,印巴为东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而发生了第三次战争。
在此次战争中,印度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此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这种冲突每年约100余起,使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
印巴三次战争的经过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印度、孟加拉及国际上一般认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袭11个印度空军基地的“成吉思汗行动”是这次战争的开始。
战争期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队在东部和西部战场交战。当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巴基斯坦军队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时,战争在实质上结束,孟加拉亦脱离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在东巴基斯坦,约9万名巴国武装部队人员,包括准军事人员成为战俘。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因东巴基斯坦要求独立而出兵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印巴双方于1971年12月17日实现停火。
印巴三次战争的经过
1947年8月,按照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巴分别独立。同年9月3日,印巴在查谟市东南17英里处发生了第一次边境冲突。
10月底,冲突演变为长达15个月之久的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双方均表示接受。 1949年l月双方正式宣布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
战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地区约占克什米尔地区总面积的2/5,人口约占1/4印度实际控制地区约占总面积的3/5,人口约占3/4。
  1965年8月,克什米尔印占区的穆斯林,为反抗印度的统治和教派迫害,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抵抗。
  印度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对反抗的穆斯林群众进行镇压,并公然破坏印巴两国1949年划定的停火线,越过“停火线”,向巴基斯坦占领区发起试探性攻击,第二次印巴战争打响。
  同年9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成双方停火。
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 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1971年,印巴为东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而发生了第三次战争。
 
在此次战争中,印度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此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这种冲突每年约100余起,使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