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武当七侠的实力颇具威名。作为张三丰的弟子,武当七侠可以说各有千秋。今天我们从内功,外功,资质,剑法,拳掌等几个方面分析,看看这几项当中,武当七侠里排第一的分别是谁
原著武当七侠实力
武当七侠分别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这七人之中以俞莲舟,宋远桥的武功为最高,后期达到与四大法王不相上下的水平。
武当七侠的武功,一直以来以俞莲舟,宋远桥为最高。其余四人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的武功相比之下稍逊一筹,俞岱岩残废,武功停留在江湖二流水平。
在王盘山岛,张翠山第一次见识到谢逊的武功,深感大师兄宋远桥,二师兄俞莲舟也不是谢逊的对手。因此那时武当七侠的武功离四大法王一流高手的水平还有差距!
张翠山夫妇和谢逊在冰火岛的十年,张翠山的武功进步明显,功力一步步接近谢逊。在这十年中,武当诸侠(除去残废的俞岱岩)的武功进步神速。
张翠山从冰火岛回来后,俞莲舟和宋远桥的武功已达到一流高手之列,武功和四大法王,名门正派的掌门人等一流高手不相上下。
武当山上,江湖各门各派以询问谢逊下落为由向武当派发难。在各门各派中以少林的空闻,空性,空智的武功为高,书中明确提到宋远桥,俞莲舟的武功不在三大神僧之下。
毫无疑问,张翠山从冰火岛返回中原时,宋远桥,俞莲舟已经是一流高手,武功不在四大法王,少林诸僧之下。武当派的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的武功已经是武林准一流高手,相比大师兄,二师兄还是稍逊一筹。
武当七侠武功虽高,和敌人交手的次数不多,大多通过侧面来表明他们的武功水平。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武当诸侠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武功。
四侠张松溪和白眉鹰王殷天正四掌相对,比拼内力,张松溪的武当内家功“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然而白眉鹰王殷天正老当益壮,是武林不世出的奇才,最终四侠张松溪输了半招。
七侠莫声谷虽然剑法精妙,还是输给了白眉鹰王殷天正,但是白眉鹰王也钦佩莫声谷的七十二招“绕指柔剑”。
宋远桥和白眉鹰王殷天正以招数隔空比武,只较量招数,不比拼内力。宋远桥使武当派以柔克刚的招数,白眉鹰王殷天正大开大阖,招数以刚猛为主。两者虽是隔空比招数,却斗得激烈无比,最终也是谁也无法战胜谁。
光明顶一战,是武当诸侠武功的集体展示,可以看到宋远桥,俞莲舟的武功和白眉鹰王一流高手不分上下。四侠张松溪输了半招,武功非常接近白眉鹰王的水平。六侠殷梨亭,七侠莫声谷的武功不是张三丰亲自传授,由师兄代传,他们俩的武功也已经是江湖二流高手的顶尖水平。
总而言之,俞岱岩残废之时,武当诸侠的武功不如谢逊这等一流高手!十年后,武当诸侠的武功进步神速,宋远桥和俞莲舟的武功不弱于四大法王,其余诸侠武功也接近四大法王的水平。
七侠武功水平并不平衡,而且在小说里时间跨度发展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宋远桥:青年期被谢逊跟踪,计划谋杀而不知,考虑他是张三丰首徒应该也达到一流高手水平了,但也仅仅是达到,并不出类拔萃。中年期纯以内力压服三大总镖头,功力已有长足进步,应该已经步入一等一高手水平。中老年期与白眉鹰王隔空拆招打成平手,白眉鹰王是与金毛狮王齐名的绝顶高手,宋远桥此时自然也已经步入绝顶高手之境。
俞莲舟:在作品第一次出手时已经是其中年期,击退峨眉弟子,从巫山帮手上夺人都显露出其武功已经达到一等一高手,而且殷素素论起七侠武功排名点出俞莲舟乃是七侠之首,俞莲舟和张翠山都从侧面正面认同了。到屠狮大会上,范遥要向张无忌请教出战方案才有信心去迎战宋青书的九阴白骨爪,但俞莲舟以抢先以太极拳击败宋青书,要知道范遥武功可是在四大法王之上。最后俞莲舟更看穿周芷若的速成九阴真经的破绽,几乎以虎爪绝户手拼得两败俱伤。可见俞莲舟此时武功不仅是七侠之首,在武林中恐怕也在五名之内了,张真人让俞莲舟接任掌门是有道理的。
俞岱岩:青年期下山行侠惩恶,对付一个不是很有名的大盗用了十招以上,使不动极重的屠龙刀,跟天鹰教武功不是很高的殷家兄妹对抗吃了大亏,导致后来遭人毒手残废终身,这些都证明俞岱岩手脚健全时武功也不是很高,最多就是个顶级的二流高手。
张松溪:青年期曾经假扮乞丐救人,空手接一流人物吴一珉的断魂蜈蚣镖,可见此时武功也已经步入一流境界。中年期围攻光明顶与白眉鹰王比拼拳掌也仅仅稍逊一筹,明显已经达到绝顶高手境界。后来与张无忌的圣火令武功对抗,各侠皆败,张松溪在临败之刻能想到办法揭去无忌的蒙面巾,这种应变能力即使宋远桥余莲舟也远远不及。
张翠山:青年时期机缘之下得张三丰传授“倚天屠龙功”,大败都大锦和少林一众二流人物,武功自然已经达到一流水平,但一旦与谢逊这种绝顶高手对抗就力不从心了。后来在冰火岛更是没有机会在恩师身边继续深造,武功也就止步不前了,回到中原以后跟普通人物单打独斗还行,遇上玄冥二老这些绝顶人物或者人多势众就傻眼了。
殷梨亭:少年时期用神门十三剑轻松击退张翠山无法应付的匪帮,武功明显已经在张翠山之上了。到中年期围攻光明顶击败一流人物殷家三仆,和灭绝师太并驾齐驱的功力,击倒西域少林高手中五之其二都说明殷梨亭的武功已经达到一等一的高手。屠狮大会中,殷梨亭有了太极拳剑的加成,徒手接得霹雳雷火弹,与周芷若斗得精彩绝伦让师兄有机会看到周的破绽。这个时期的殷梨亭,已经可以说准绝顶高手,踏入绝顶只有一步之遥。
莫声谷:少年时期的莫声谷能以指力拉断别人腰带让兵器散落地上,可见练的是以刚为主的外家功夫,在七侠中可是个异数。考虑他和殷梨亭的功夫都是师兄代师传艺,这个时期应该相差无几,应该也有一流水平了。到中年期围攻光明顶,莫声谷以绕指柔剑法重伤白眉鹰王,但自己也受制落败,考虑鹰王这时内力耗损已经很大才与他对决,这个时候的他应该是次一等一的水平,所谓次,这时的他也许比殷梨亭要稍逊一筹。到后来莫声谷遭到武当准一流高手宋青书和少林二流高手陈友谅暗算而死,这种水平更得到证实。
我就提提宋大和俞二,因为这两人武功相对比较强,属于双使四王级别,倚天没到这个级别你都不好出来混。要是达到这个级别的话,底气就有了,打赢昆仑、崆峒这种次一级的门派的掌门人毫无问题,如果同战两个高手可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杨逍和何太冲、班淑娴),才会给读者这人武功够好的印象。而且除非剧情需要,否则金庸也不会把这级别的高手随便写死,唯一死去的就灭绝。
实力大概:杨逍=俞莲舟≥鹰王≥宋远桥。
我这人不喜欢抠字眼去判断武功的强弱,往往这样容易产生矛盾,并且给人感觉过于钻牛角尖,毕竟武功都是虚构的,又没有一个很标准的体系来衡量,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的判断更好。
我记得书中但凡是写到七侠武功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同时提到宋远桥和俞莲舟是最好的,其他五个明显低于宋大和俞二,在其他门派来逼问张翠山的那一回体现的很明显,而加之书中又点明了俞莲舟最强,因此从逻辑角度来看,宋远桥和俞莲舟是一个级别的,俞莲舟略强一点,但差距很有限。。。。。
定位的话,由于宋远桥和鹰王有直接交手的记录,所以给我们宝贵的参考经验,两人以和局收场,所以可以认为两人是一个级别的,但考虑到鹰王车轮战,宋远桥未能直接取胜,因此可以认为鹰王≥宋远桥。
至于俞莲舟没有明显的参照,但考虑到宋远桥定位在双使四王级别,那俞莲舟基本上也跑不了。具体怎么样,我个人认为和杨逍持平,毕竟杨逍一直是明教二号人物存在着。乾坤大挪移独战蝠王和五散人技惊四座,战三渡也是重点描述的对象,脑子转的特别快,杨左使在本书几次实战表现均不俗,很多电视剧都很注重表现杨逍,比如马版的孙兴和吴版的张兆辉,相比主角张无忌有喧宾夺主之势,而俞莲舟和整个武当出场都相对有限,没有太出彩的实战表现,书末才真正显出一回身手,给人感觉金庸似乎写到后面发现武当没什么表现,欠武当一场实战,于是让俞莲舟来表现一回,所以和潇洒的杨左使持平这样的定位并不亏待俞莲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