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huā
“梅”,普通话读音为méi。“梅”的基本含义为落叶乔木,如梅花、梅子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梅”也常做名词,表示梅雨时节的天气,如梅天。
“梅”,初见于金文中,“梅”是个象形兼形声字。本义是梅树的果实。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梅”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梅花注音
梅花méihuā
(1) 梅树的花
英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
(2) 〈方〉腊梅
英
wintersweet
(3) 梅花形的
例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英
mei flower
引证解释:
⒈ 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六》:“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唐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杨朔《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⒉ 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
引《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
⒊ 指梅花纸帐。参见“梅花纸帐”。
引元谢宗可《纸帐》诗:“清悬四壁剡溪霜,高卧梅花月半牀。”
⒋ 《梅花落》的省称。参见“梅花落”。
引唐李白《观胡人吹笛》诗:“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宋徽宗《眼儿媚》词:“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鐘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
⒌ 扬州梅花岭的省称。参见“梅花岭”。
引清赵翼《叶保堂明经多购抄本异书偶有感触辄韵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梅花土亦香。”自注:“葬梅花岭。”
⒍ 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
引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