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全面发展教育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把授受知识与培养品德、授受知识与发展能力、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教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①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②确保授受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③确保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相统一。

④确保认知发展与身体发展相统一。

⑤确保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全面发展原则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状态下,使最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都能得到自由表达、公正对待、充分保障和全面实现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始终处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始终面临在冲突中寻求和谐、在困境中谋求发展的历史挑战中。

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生命潜能的充分开发,是人的素质和潜能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此,在战略层面上,需要明确树立以下九项原则:

首先,树立“充分发展”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发展、审美素质的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发展等。“充分发展”的原则意味着每个方面都应该得到发展,残缺不全的发展有违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宗旨。

其次,树立“均衡发展”的原则。上述五个方面的发展也必须是均衡、协调的发展,不能有所偏废。为此,建议国家和政府尽快建立一套国民素质发展的综合检测体系,及时提醒国民和相关职能部门如何通过“加短助长”的策略来克服短板效应,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

全面发展原则含义

全面发展原则有时被称为教育性原则。因为广义的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智 能发展和思想品质教育等三个方面,而“全面发展”包括了这三方面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