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 由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总量上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 ,买方约束型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雇主处于主导、控制的地位。在缔结劳动契约时 ,劳动者之间过分的就业竞争压力 ,使劳动者不得不在劳动条件、报酬、福利等方面降低自己的要求 ,削弱以至损害自己的某些劳动权利 ,以换取被企业选择就业的机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在进入企业伊始就被大大地削弱了 ,而且 ,劳动者的这种弱势状态还会延续到以后的劳动关系中。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带来的劳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是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中所碰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二)工会角色不到位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工会作为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利益 研究方向 :劳动经济学。 ! " 而自主结合的组织 ,其根本宗旨在于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权 益。正是这一宗旨推动了工会成为现代劳动关系体制的基本构 成要素 ,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 的工会还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应有的代表和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 ,这就大大削弱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 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工会的制度均衡作用 ,劳动关系冲突就非 常可能处于自发的、非理性的、破坏性的状态 ,其后果就是劳动 关系的不稳定和劳动关系的恶化。这种状况肯定不利于和谐劳 动关系的建立。所以 ,工会角色的不到位会对和谐劳动关系的 建立形成约束。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使 “农民工 ”的劳动关系问题突出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分割和两极分割 ,所以 ,对于 “农民工 ”而言 ,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只能是集中在城市中的非正 规部门 ,主要是一些松散组织、小型企业或劳务组织、个体工商户。在这类组织中 ,针对 “农民工 ”的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 ,有关 “农民工 ”的劳动关系问题非常突出。首先是 “农民工 ”工资经常被无故拖欠的问题。2004年初 ,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在 1000亿左右。其次是 “农民工 ”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据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农 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 8小时以内的仅占 13.70%,在 8小时 ~9 小时之间的占 40.30%,9小时以上占 45.98%。再次是 “农民工 ” 工伤事故频发的问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营理局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