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活动必然会影响自然条件下的水环境,与常规浅地表化工、金属冶炼、工业复合污染、废矿堆场等不同,煤矿开采的影响通常面积更广、深度更大、涵盖地层也更多样。煤矿区污染场地的界定是开展水质调查、环境评价、污染阻断、污染负荷减量和地下水保护的基础,因此,污染场地的界定至关重要。
由于我国复杂的煤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矿井水的形成及其对煤矿造成的安全影响伴随着煤矿的全生命周期,而矿井水的外排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举措,在采动以及矿井水外排的影响下,煤矿区的地下水流场(补给、径流、排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化学组分等方面的原始状态发生改变,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场耦合影响下矿井水水质的特征发生复杂演化。
由此可见,矿井水质的形成过程主要围绕采动空间产生作用,主要受到煤矿开采活动和水文地质结构2种因素的控制,煤矿区污染场地的范围应以这2种因素为基础进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