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纳的归因理论里面,任务难度被认为是稳定性因素。这里的稳定性是针对个体而言,如果一个因素是稳定的,意味着不会被个人意志所左右。因为任务难度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变化,比如一场考试,难度是确定的,不会因为个人状态而改变难度。
任务难度为什么是稳定的因素
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因素,因为在反复从事某一工作时它们很少变化,而努力和运气则是不稳定的因素,它们会随时间或场合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说来,内归因者具备较强的成就动机,外归因者的成就动机相对要弱些。
一、实验介绍
实验一:
1.实验目的
研究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的关系。
2.实验过程
选取63名五、六年级的美国男孩为被试。他们首先要完成一个自我报告的量表。这个量表包括34个项目,每个项目描述了一个成功或不成功的结果,每个结果有两个选项,分为内部归因项和外部归因项。内部或外部归因的选项又可分为归因于能力或归因于努力。因此,一个被试的归因倾向可以分为四部分,分别代表把成功归因于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四种倾向。下面是两道典型的题目:
当你不能做出一道难题,这可能是因为:(1)你不太善于做难题(2)题目编制有问题。
在学校当你某门课程掌握很快时,这常常是因为:(1)你很用心学习这门课(2)老师把这门课讲得很清楚。
接着要求被试做一系列与成就相关的迷津测试,笔不能离开纸,也不能重复路线,一笔走完所有迷津。在这些迷津里,有些迷津是可解的,有些迷津是不可解的。每个被试会分发到一个由10个可解和10个不可解迷津组成的册子。通过匹配线条数,可解迷津和不可解迷津表面看起来难度相同。实验是计时的,当被试在30分钟内做不出一个迷津时将被主试打断。但如果是可解的迷津,可以给被试更多的时间。
在被试的桌上放一个容器,里面有10张扑克牌,还有两个每个上面有7个控制按钮的控制板。一个控制板上写着“赢者所得”,另一个控制板上写着“失败放回”。控制板上的按钮从1排到7。每当成功做出一个迷津,被试被要求按他认为他应得纸牌数相应的按钮,并从容器中拿出相同数目的纸牌。同样,当被试做不出一个迷津时,要求被试按“你应放回的纸牌数”按钮,并放回相应数量的纸牌。主试介绍清楚规则后离开实验室,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并记录被试自我强化的行为。
3.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个体会进行自我奖励,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导致个体进行自我惩罚,从而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任务难度为什么是稳定的因素
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因素,能力是内部的稳定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是类内部的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