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适的原诗: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首句“绝岭秋风已自凉”点明时节,次句“鹤翻松露湿衣裳”,既是写山间之景,暗合时令节气,又突出了诗人赏玩之乐。
“鹤”、“松”这两个意象历来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诗人在山间见到挺拔的松树,自在的白鹤,心中自是欢喜,即使露水打湿了衣裳,也浑然不觉。
“前村月落一江水”,这是诗人眺望远方所见到的美景:月光下,平静的江面宛如洁白的玉带,环绕着安静祥和的村落。
结句“僧在翠微角竹房”是他回到寺庙见到的情景,“翠微角竹”四字突出了寺庙环境之清幽。
整首诗描写了一幅很清幽的秋夜山间风景图,字里行间可见诗人的怡然自乐。
绝岭秋风已自凉全诗译文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清风岭上,秋高气爽,松竹生凉,露水打湿了衣裳,月下散步,远眺钱塘江好像一条玉带,回山寺,在僧房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