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园的消失:
城市的扩大,不断吞噬着郊区的乡村,郊区的农民在失地之后,唯一有盼望的就是拆迁了。因为拆迁之后家家户户至少能分几套房,而这个分房的标准很多时候是和建筑面积来衡量的,所以家家户户都争抢着加盖房屋。
城乡结合部是最丑陋的地方,既没有城市的规划,也没有田园的美好,处处彰显的是人性的贪欲。这个没办法改变,只能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现象,至于过渡多少年,这个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态度,可能是数年,也可能是数十年。
二、亲情的淡漠:
我很早就有过一个思考,就是社会越工业化,亲情越淡漠。摒弃伦理,单纯从人的动物性上来说,越工业化,一个人越能只依靠自己就能生存。反之,社会越落后,生产力越不发达,人就越需要抱团。
所以,在工业化的进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愈发淡漠,小时候玩的很好的表哥表弟就会慢慢淡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的理由,还有就是小时候的玩伴之间在这么多年没有太多交流,双方已经陌生,大家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其他等等。
三、传统的消失:
祭祀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但是,以祭祀为例子的传统也在慢慢消失。前工业化的中国,人们的居住范围大约就已经确定,基本上就在本县内,即便是客居,终究也要有回乡的时候。
这样的环境下,祭祀就显得容易得多。而工业化时代,人们的居住范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以陈老板为例,以后一定就是深圳人了,如果要劳师动众只为回乡祭祀一次,难免不现实。
四、城乡的差距:
太多的人进城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留守乡村。进城务工,带来的是财富的积累,改善了自己家人的成活,而在一定程度上却让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问题。
当城市的孩子在各种呵护之下茁壮成长的情况,留守儿童却只能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度日,不谈别的,首先教育成长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从最开始就远远的被城市的孩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五、环境的恶化:
雾霾不需要再说了,这个不仅仅是城市的问题,也是乡村的问题。雾霾的成因众说纷纭,但没有人否认是工业化带来的结果。以关中为例,过去城市规模下,燃煤供暖规模也要小很多,释放的污染物自然少。
而乡村在很早之前是根本没有钱买煤取暖的,也许有人会问冬天冷了怎么办一个词:死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热力公司的燃煤量越来越大,乡村家家户户也烧煤取暖,雾霾来的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