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意思是:心有所动,然而心中却又充满忧伤。这句话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的编章《齐桓晋文之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孟子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