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历史大致如下: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郡,洞庭郡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郡、长沙郡两郡

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部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

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郡、武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

明朝时期继续属于湖广行省。

清朝康熙初年,将湖广行省拆分为湖北省和湖南省。

进入近代以后,湖南省名人辈出,涌现出如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一大批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