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C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C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C、100°C)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C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CST是Centisto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扩展内容
标准中要求0号柴油在20℃时的运动粘度在3.0~8.0mm2/s,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既能保证柴油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有较好的润滑性,保证柴油有较好的雾化性能和供给量,从而使柴油有较好的燃烧性能。
如果粘度过小,雾化虽好,但喷射角大而近,也不能与空气混合完全,同时对喷油嘴等部件的润滑性能变差,增大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