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
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1、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2、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
3、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4、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古代容量单位:
1、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2、豆:容量单位。
3、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4、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