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魏徵 〔唐代〕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全文解释
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
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
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
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
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
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
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
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
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
作者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