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是典型穹隆状山地生态系统,形成了壮观的亚高山山体和丘陵地貌。 
梵净山地处于中亚热带中部和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体高差达2000米。 
梵净山地块主体变质岩于10亿年前梵净武陵运动形成,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喀斯特逐步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穹窿状变自然孤岛和放射性河流,新构造运动彻底使梵净山巍巍屹立于周边喀斯特地区,成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穹隆状孤岛,且至今仍在遭受强烈侵蚀切割。
梵净山地貌形成原因
梵净山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使梵净山成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梵净山是典型穹隆状山地生态系统,形成了壮观的亚高山山体和丘陵地貌。梵净山地处于中亚热带中部和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体高差达2000米。受东亚季风和山体高差悬殊影响,山体在大区域内具有气候湿润的特征,在小区域内立体气候分异明显,加之极少人类活动干扰,使得梵净山蕴含地球同纬度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