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建筑布局承袭了传统建筑风水的智慧,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冬暖夏凉,注重利用自然通风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

清帝在夏季会选择在高敞的殿宇中批阅奏折、休憩娱乐,这类高大建筑的开间、进深都比较大,室内空间宽敞,利于空气对流,通风性能良好,而且很多建筑位于水边,以便于利用湖面产生的凉风来降温,从而达到“层阁临池消暑气”的效果

圆明园万字阁是怎样冬暖夏凉的

万字楼始建于1930 年,建成于1937 年,是阎锡山在山西执政时期最重要的实物见证。当时阎锡山为了振兴文风和纪念其父而建。因其父阎书堂字子明,故取其字号,名为“子明图书馆此地安逸幽静,冬暖夏凉,深得雍正、乾隆皇帝喜爱。

雍正常在此接见大臣商讨国事、休憩游玩乾隆帝亦偏爱有加,题名其为“万方安和”,象征大清江山永固,世代传承。遗憾的是这座极具特色、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皇家建筑没有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