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意大利数学家卡丹精力充沛,涉猎广泛,但研究却难以突破瓶颈,卡丹也不以为意。
一晚,皇家音乐学院前来数学学院开展联谊活动,恰巧钢琴家身体不适,卡丹便自告奋勇上台表演,他激动地想:“我练习了那么久,一定能弹得好,终于可以出名了,或许我可以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可当他上场后,心中却慌乱起来,不仅弹错了音符,节奏也乱了套。失败让卡丹陷入了沉默。
院长查尔森劝慰道:“你只是缺乏经验,一时怯场而已。”但卡丹心里清楚,自己的问题不仅在于紧张,他鼓足勇气告诉查尔森:“我确实缺少一些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才华,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一树的苹果如同满天的星辰,如果妄想全部收入囊中,最终会两手空空,我自己的轻浮行为感到羞耻!”此后,卡丹心无旁鹜,成为那个时期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卡丹的故事
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JeromeCandan, 1501—1576),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9世纪末,来华传教士、英国汉学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第一个将“造纸术”与三大发明并列,构成“四大发明”。艾约瑟曾在墨海书馆协助麦都思工作,在麦都思离开上海后,他主持墨海书馆的编辑出版工作。艾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宗教》(1884)中认真比较中国与日本两大文明后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Joseph Edkins,Religionin China,p2 London, 1884. 艾约瑟(1884)《中国的宗教》)